能和他做这么多年的朋友,杜薄的厚颜无耻倒是出了十分力。
杜薄被这句话当头一棒,见韩来问心无愧,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,高声唤宋端进来,那人站立在侧,笑容温和。
韩来面无表情,伸手捂住了鼻子。
宋端如实回答:“还没打算。”
韩来随了母亲,眉目清润,眼底柔和的似是初春的潮,而最是那一抹薄唇,点缀了千山万里穷叠不尽的枯枝,凤喉啼血的一点晶红。
“告诉陈郡公,韩郎君今晨病了不见客,请他改日再来。”杜薄说着擦汗,“宋端今天也不知道去哪儿了,关键的时候人不在。”
韩来一脸迷茫的看着杜薄,那人也露出宋女史的同样微笑。
平序三十三年,四月春和。
对付韩来,他一向自信。
杜薄直截了当。
“出去。”
杜薄一听,如遭雷劈。
韩来闭目养神,已经习惯了他的不请自来。
韩来坦荡:“我无意,但靖安城的所有少女皆对我有意。”
韩来若有所思,就在杜薄以为他顿悟了的时候,他又把宋端叫了进来,那人依旧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俩。
山河复苏,万事稳进,鸾台所属的遥监殿此刻却乱成锅粥,崔郎君在发妻产子的时候都没如此挥汗,一个劲儿的高呼着:“杜大夫!快去请杜大夫来!”
韩来抬头,眼神里斥满了高贵,几乎是以通知的语气笑着说道:“端午,既然你有这样的心思,就要早些告诉我啊。”
韩来的心若是春饼,那定只以自恋做馅。
崔郎君连忙迎过去,只见杜薄不紧不慢的行至人群中央,瞧着他们一个个火烧眉毛不禁发笑:“什么天大的事把你们急成这样。”
女子一身清爽的蟹壳青官服,腰身极窄,绑着黑色的珠穗,头上发髻盘桓不散,极净整齐,肌肤瓷白,眉鼻秀意柔软,一对瞳如棋盘黑子晶莹透澄。
杜薄看向程听,那人一脸无辜,他无奈的捂脸,程听与宋端一向交好,肯定就是眼前的长舌妇把消息说出去的。
杜薄笑的越来越目中无人,片刻才在众人的尴尬中收敛,前去最里间的上阁敲门,无人应答,推门进去,韩来正席坐在翘头案前。
什么点心,什么借花献佛哄夫人开心,只怕夫人收到锦盒,要拿了镰刀来索他的命。
身后上阁的门砰的打开,殿中众人纷纷看来,韩来一脸阴沉的站着,直盯着姗姗来迟的宋端。